围绕学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争创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务处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5-27浏览次数:14

  一、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实施“外事知识+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构建了“基本素质平台+专业能力平台+能力拓展平台”课程体系,推进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现有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学团队。3个专业群获批省级品牌专业群,数智化新商科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4门,校内自建网络平台课175门。课程主要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设为重点,逐渐形成了本科、高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完成校本教材41种,其中有6部教材获批省级规划教材,3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2022年12月,我校顺利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积极构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学校采用沉浸式教学实施路径,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融入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坚持“赛教融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承办了第10届全国高职院校日语技能大赛。近五年,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类奖励75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4项。通过对2019、2020级本科生专业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课程满意度为90%以上,高度认可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不断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构建起四模块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坚持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匹配相应经费支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问题研究》课题,承担了省级以上教改项目50项,其中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已完成10个专业的建设标准,其中外事实务专业建设标准被教育部采纳,同时参与3项教育部教指委组织开展的职业本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制订工作。基于OBE教育理念,建立起了“结果导向,标准先行,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教学资源全要素向学生聚集,“外事知识、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四个模块全维度整合建构,人才培养全过程环环相扣,课堂、活动、节日、制度、平台、环境建设多元协同,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